3月25日下午,一场精彩的美食烹饪测评展示在檀枫小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上演,学生们化身为“中华小当家”,大展厨艺。
在学校美食工坊,学生们由小组先后顺序进行展示,将自带的食材认真清洗,仔细切配。在炒菜环节,学生们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正确使用厨具和电磁炉,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经验,精心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。不一会儿,美食工坊内香气四溢,番茄炒蛋、可乐鸡翅、芹菜炒肉、土豆丝......各种菜品陆续出锅,学生们互相分享品尝彼此的作品。
“学习做菜提高了我的自理能力,我不仅可以给爸爸妈妈做菜,还可以给我自己做菜,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也不用担心会饿肚子,以后我还会去尝试做更多的菜。”学生王若瑶向记者展示自己做的一道小葱炒蛋。
据了解,该学校从上学期增设了劳动美食课程,为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标准,检验学生日常生活技能实践成果,组织开展三至六年级学生“劳动技能—炒菜过关检测”,学生需独立完成洗菜、切配、烹饪全过程,成品需符合“色、香、味、形”基木要求,无焦糊或夹生现象。
“美食课程其实是家政劳动课程的一部分,因为我们考虑到学生对于家务劳动这一块是比较薄弱的,爸爸妈妈很少让他们在家里做相关的劳动工作,所以我们就是要培养他们这一方面的能力。”据檀枫小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副教导主任陆雷介绍,学校在省编劳动教材基础上,开发了美食烹饪、多肉种植等劳动课程,未来还会开设钩织、木工、缝纫等课程。